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 第68章 再见白秋练 见女儿如此胸……

第68章 再见白秋练 见女儿如此胸……(1/2)

目录

第68章再见白秋练见女儿如此胸……

见女儿如此胸无大志,小周氏气得把玉衡往嫂子怀里一塞,三两步上前揪住她的耳朵数落道:“你这个不争气的,咱们家好容易因你姐姐起来了,你好歹装一装,将来也找个好婆家,姐妹间也能相互帮衬。”

傅家小门小户出身,未发迹之前一家子都住一个院子里,瑶光和玉微虽然是堂姐妹,但大小周氏的孩子一直都是放在一起养的。

哪怕玉衡出生时他们家已经起来了,也依旧是妯娌两个谁有空谁带,请来的奶妈真就只负责喂奶而已。

大侄女高嫁,她固然羡慕大嫂,却并没半点妒忌之心。

至于想让女儿也找个好婆家,一是从瑶光高嫁看到了好处,二就是像她说的那样,姐妹俩都有好婆家,可以相互助益。

玉微哀哀地叫疼,却并不肯妥协,一边抓住母亲的手减轻耳朵上的痛意,一边大声道:“装得了一时也装不了一世呀。就算有人因此看上了我,那看上的也是装出来的那个我,早晚有露馅的一天。”

与其日后露馅,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装。

——这就是玉微自愿装了七八天,又被迫装了一个多月之后得出的沉痛结论。

原因无它,实在是太痛苦了!

“好了,二婶,你先把玉微放开。”瑶光赶紧上前解救自家妹妹。

她到底身份不同了,小周氏顺势就松开了,却还拿眼瞪自己不争气的女儿。

但玉微自觉找到了靠山,躲在姐姐背后冲她扮鬼脸,半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

瑶光示意翠娥扶着小周氏坐回去,又拉着玉微坐在自己身边的脚踏上,一边轻轻拍抚玉微的背,一边对小周氏道:“二婶,玉微说的也有道理,装是不能装一辈子的,还不如干脆不要装。”

小周氏头疼道:“那她将来找婆家怎么办?”

对于这个话题,大周氏不好发表意见,卢氏张嘴想说什么,但到底没说出来。

瑶光见状,便道:“其实大家闺秀也不都是千篇一律的,祖母和娘亲、二婶赴了这么都权贵之家的宴席,想必也见过不少千金小姐。难不成他们个个都性情温婉?”

“就是,就是。”见姐姐给自己撑腰,玉微更来劲了,“我见过的也很多了,并不是个个说话都跟蚊子哼哼一样。”

迎接她的,是小周氏再次投过来的犀利眼神。玉微缩了缩脖子,连忙藏把脸埋进了姐姐膝头。

瑶光无奈一笑,放软了声音接着劝道:“虽说如今咱们家做了皇子的外家,但满京城里谁人不知咱们的根底?

就算玉微把自己装成规矩的模板,也还是会有人背地里议论咱们是‘不知装给谁看的暴发户’。

与其让她受了罪还不落好,不如就干脆叫她展露真性情。一样米养百样人,百样人喜欢的总不会都是一类人。”

各花入各眼,玉微这朵野玫瑰,自然也有欣赏她的人。

她语气不急不缓,说得有理有据,小周氏自然就信服了,脸上若有所思,情不自禁跟着点头。

趴在姐姐膝头的玉微不知何时扭了脸,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母亲的反应。见她逐渐被瑶光说服了,心里松了口气。

在小周氏看不到的角度里,玉微悄悄擡起头来,对姐姐露出个佩服又与有荣焉的笑容来。

瑶光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示意她老实点。八十一难都过去了,别败在最后的一哆嗦上。

玉微立刻眨了眨眼表示明白,老老实实地趴了回去,保证不引起母亲分毫的注意。

瑶光又道:“咱们家不是请了先生来吗?我看那位文先生是个德高望重的,年岁也大了,少了很多避讳。不如就和他老人家商议一番,咱们家再多出一份束修,叫玉微也跟着他读书。无论如何,多读书总是没错的。”

“啊?”玉微瞪大了眼,觉得姐姐比母亲更加魔鬼。

“啊什么啊?”瑶光板着脸佯怒道,“又就是叫你去考状元,只是跟着读书而已,为的杀死增长见识,日后不被人哄了。你若是不愿意,就还跟着嬷嬷们学规矩去吧。”

大家闺秀的确不必规行步距,但该有的见识都得有,该学的东西也都得学。

跟着药科举的两个弟弟一起读书,别的不说,律法却是必修课。只要弄懂了律法,日后行事心里就有底。

如此一来,不管到了哪里,都不会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更防备着被人哄骗着做了违法之事而不自知。

玉微在心里略微权衡了一番,还是觉得听姐姐的话。

见瑶光已经把人劝得差不多了,卢氏忙对小周氏说:“我早就算过了,咱们家这两个丫头都是富贵命,你很是不必替她操心太过。”

先前她之所以不开口,是因为瑶光和玉微毕竟不是同母。同样是孙女,大孙女嫁了个好人家,她若是阻拦小周氏教女儿上进,难免会让小周氏吃心。

大周氏不开口,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在场的唯有瑶光身份不同,由她开口把道理分说明白,最能让小周氏信服。

此时大周氏也抱着玉衡笑道:“再不济还有她姐姐呢,还能让二丫头吃亏不成?”

一颗定心丸彻底下肚,小周氏再没什么好说的了,便笑呵呵地转移了话题,“也不知道前厅那边怎么样了?”

瑶光道:“婶子放心,两位先生都是八郎千挑万选的。天玑和天权年纪小坐不住,那位严厉的文先生就是专门请来管束他们的;天枢和天璇不耐烦死读书,那位苏先生却是最懂变通之道的。”

哪个先生教哪两个弟弟,景阳找人的时候就定了方向的。那位苏先生最是圆滑事故,根本不用说透,只需要告诉他傅家四个孩子的情况,他自然就知道自己是来教谁的。

当着景阳这位晋王的面,四个孩子都行了拜师礼,并约定好了次日一早就开始上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