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马介甫 到了第四日晚间,……(1/2)
第70章马介甫到了第四日晚间,……
到了第四日晚间,眼见月光明朗,光华如练,景阳见了心生愉悦,便命人置了酒菜摆在廊下,把草帘揭开一扇,夫妻二人对坐饮酒赏月。
喝到兴处,瑶光提议道:“这么好的月色,若是再有清音相配,简直妙极了。不知八郎可有兴致抚琴一曲,填补了我这点小小的遗憾?”
景阳洒然一笑,道:“这有何难?”
侍立在旁的王喜见状,忙要去取了景阳日常抚的琴来,哪知才转过身,就见张五笑眯眯地捧着一张琴递上来,“王哥哥,这是王妃嫁妆里的,仿唐朝雷氏所制的九霄环佩,世间少见的好琴呢。”
内务府置办的嫁妆十分齐全,瑶光嫁的又是皇后养子,同类的东西,自然会拣好的给她。
这九霄环佩琴,就算不是古时的正品,也是仿品里的精品,音色绝对上佳。再有王妃家住那个的名头,更是让王喜连个推脱的理由都没有了。
他脸皮一抽,既不好拂了王妃的面子,又觉得被张五想到前头去十分没面子,皮笑肉不笑地道了谢,到底还是捧着那张九霄环佩式的瑶琴送了过去。
那边燕姑姑已经命人摆好了琴台,秋萍也拿来了香炉,正往里填荔枝香饼。
景阳这边伺候的两个小太监,也被燕姑姑指派着兑了温水擡过来,给景阳净手所用。
王喜把琴在琴台上摆好,望着周围一圈各司其职的人,时隔多年,心头再一次升起了浓浓的危机感。
——如此井井有条,就好像王爷身边有他没他都一样。
伺候着景阳落座之后,他瞥了一眼张五。张五抄着手,笑眯眯地站在角落里,若非是王喜特意去看,几乎注意不到那里还有一个人。
他心中顿时一凛,觉得张五已经进化了。
原本的张五虽然也很伶俐,但是轻浮莽撞,王爷就是因为看不上他那股顺风就飘的劲儿,所以才选了王喜做贴身随侍的太监。
如今看来,张五沉寂那么些年,又被王妃敲打了一番,是要彻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若是在伶俐上本就不输于他的张五变得沉稳了,日后再于王爷面前表现一番,未必不能把他给挤下去。
张五注意到了王喜瞅过来的视线,立马朝对方露出一个示好的笑容。但换来的却是王喜眉头一皱,抽着脸颊扯了扯嘴角,心事重重地低下了头。
见他如此,张五微微一怔,待反应过来不禁哑然失笑:这老小子,八成是误会了。
袅袅琴音传来,铮铮然如流水潺潺,姣姣兮如明月初升,整个院子顿时变成了流水与明月交相辉映的世界,令人如痴如醉。
良久,一曲终了,瑶光正要鼓掌,忽然听见半空中有人赞道:“好琴音,好心境!”
在场众人都愕然擡头,就见一男一女乘着月辉飘摇而下。
那女子正是几日前离去的白秋练,男子估计就是她口中的故友了。
只是她离开之前,说是感应到朋友就在京城,怎么一去就是三四天?莫不是遇上了什么麻烦?
瑶光心里担忧,当着众人的面缺不好问出来,只得和景阳一起迎了上去,挽住白秋练笑道:“好姐姐,你可算是回来了。这几日我们夫妻等你可谓是望眼欲穿了。”
一边说话,一边用担忧的眼神询问对方。
白秋练拍了拍她的手臂,示意她稍安勿躁,拉着她介绍道:“介甫,这是我交好的一个妹妹,姓傅,你叫她瑶娘就是了。”
不等景阳诧异她怎么和自家妻子这么熟稔,白秋练就介绍到了他,“这是我家妹妹的夫婿,当朝八殿下,你喊他景阳就是了。”
景阳瞬间了然:哦,自来熟啊,那没事了。
介绍完了他们夫妻,白秋练又指着那青年介绍道:“这位是马介甫,我朋友里法力最为高强的一个。这次多亏了他帮忙,总算是把那沂水蛟龙降服了。”
马介甫拱手施礼:“学生马介甫,见过晋王殿下,见过晋王妃。”
景阳笑着还礼,顺着白秋练的话说:“马先生太客气了。先生是高人,肯与小王相交,说起来还是小王高攀。若是先生不弃,喊一声景阳即可。”
马介甫也不扭捏,当即就应了。双方再次见礼,互相改了口。
他周身风姿本就不似凡人,又是如此爽利,令景阳好感倍增,忙延两人入席,命人把残羹撤去,重新置备了一桌。
“两位是贵客,这金华酒是宫中赐下的佳酿,倒也相得益彰。”景阳挥退了侍膳的婢女,亲自给两人把盏,将礼贤下士的姿态做到了极致。
马介甫本来就是个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的,面对景阳的热情,没有流露出半丝倨傲之色,饮了一杯之后,便借花献佛,也回敬了景阳夫妇一杯。
瑶光和景阳一起举杯,一饮而尽。
双方的氛围更加和谐融洽,瑶光趁机给自己打补丁,询问白秋练:“白姐姐,你说马大哥替你报了仇,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