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望着她惊慌地拿着衣衫遮……(1/2)
第45章第45章望着她惊慌地拿着衣衫遮……
这一夜似乎格外短暂,短到二人相拥而眠,仿佛转眼间便已天明。
翌日清晨,晚青妤迷迷糊糊醒来时,萧秋折仍从身后紧紧抱着她。他的脸贴在她的后背上,手臂揽过她的腰,握着她的手。
这是晚青妤第一次与萧秋折这般相拥而眠,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他身上的温度。正如他所说,他的身子总是凉凉的,暖了许久才有些温热。
此刻,他依旧紧紧搂着她,呼吸轻浅,似乎还未醒来。他的左臂昨日虽已换药,但今日她发现他的手背通红冰凉,或许是伤口太重,以至于连手都变了颜色。她反握住他的手,试图为他暖一暖。
他的另一只手臂被她枕在头下,大半截手臂露在外面。她这才注意到,他的手臂上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她原以为他的手臂会如手掌般白皙干净,却未想到竟会如此伤痕累累。
那些疤痕,有的似刀划,有的似鞭抽,仿佛是他儿时苦难的印记。她看着看着,鼻子酸了。
他好像睡得很沉,许是许久未曾这般安心休息过。她不忍打扰他,便任由他抱着,握着他的手,等他醒来。
没多久就传来了敲门声,是方齐在屋外喊他,说有着急的事情。
萧秋折被声音惊醒,缓缓睁开眼,发觉自己的手正被晚青妤握着,他动了动手指,挪了一下身,将脸埋进她的颈窝里,低声问:“你何时醒的?我们再睡一会儿,不必理会外头。”
晚青妤微微侧头看他,回道:“我醒来一会了,方齐找你许是有要紧事,你先去瞧瞧吧。”
萧秋折未动身,依旧搂着她,蹭了蹭她的脖颈:“我身上疼,浑身上下都疼,连心也是疼的。我今日什么也不想做,哪里也不想去,也不想让你去,只想这样抱着你。”
“晚青妤。”他勾了一下她的手指,与她十指相扣,又以前说不出口的话,现在总想说一说,“我一直觉得,你就是我的药。从前我每日郁郁寡欢,甚至不知为何而活,连笑是什么、快乐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放松下来是何滋味。可每次见到你,看着你笑得那般开心,听着你哼着小曲练字,见你因一口点心而手舞足蹈,或是逗着猫儿咯咯大笑,我便跟着开心起来,仿佛这世上还有许多美好值得期待。”
他刚睡醒嗓音有些低沉:“后来你写给我的那些信,就像能治愈伤口的药。那时我遍体鳞伤,连呼吸都是疼的,可看着那些信,便觉得伤口也在慢慢愈合,疼痛也减轻了许多。现在抱着你,你又像一味能治愈懦弱的药,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没什么可畏惧的。再糟糕的生活,再不堪的命运,我都熬过来了,往后还能有什么更糟糕的。”
有她在就好。
他又将脸埋得更深了些。
晚青妤安静听着,这一夜虽未深眠,但他从身后搂着她,让她很是安心。
她思忖了一夜,终究觉得眼下稳住局面最为要紧。事情未必如太后所言那般严重,她也不愿任何一方受到伤害,总归还是有法子的。
但她眼下必须进宫一趟,今日无法与他一同躺在这里。若是以往,她或许会欣然与他这般静静待着,可如今麻烦事还有一大堆。
她动了动与他十指相扣的手,轻声开口:“方齐找你,定是有要紧事,你先去瞧瞧。虽我也喜欢这般安静地待着,但日子总要过,问题也总要面对。待一切解决后,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说说。”
“你久居京城,经历了许多,每日忙碌,或许还未曾体会过山间自在的生活。待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山上住,我们可以一同养花种草,还可以养几只猫儿。春日里,满园鲜花盛开,香气四溢,远望连绵山脉,擡头便是湛蓝天空,真的会让人很放松。”
她说着,转过身来,与他面对面躺着,近在咫尺地望着他。
他的脸颊略显消瘦,鼻梁高挺,眼睫又黑又长,漆黑的瞳孔中仍带着点点破碎。他的唇色如樱花般淡粉,此刻微微张着,好像那樱花糕儿,咬上一口又软又甜。
他的衣领微敞着,露出一片白皙的肌肤,隐隐散着竹叶香。
她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望着他的眼睛,温声道:“昨日你说的那些话,我全都记在了心里。可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的才最重要。你从前能面对那么多艰难,如今与往后也定能应对。不过我更愿你身边再无困苦。你听话,先去瞧瞧有何要紧之事,事情解决了,我们再细说,好不好?”
她温声细语,轻声哄他,眸中满是疼惜。
萧秋折往她跟前挪了挪,指尖轻轻抚过她红肿的双眼,望着她那双不断闪烁的眸子,低头在她水红的唇上亲了一口:“晚青妤,你可知道?你真的很会哄人。而我,无论心里有多大的火气,只要你说几句软话,我便觉得那火气瞬间消散无踪。”
她早已察觉了,他虽表面冷漠,看似金贵不可亲近,心底却藏着一份脆弱与柔软。他听不得这些温情的话语,一听心便软了下来,与他平日里的疏离形象截然不同。
方奇又在敲门,声音透着急切,似乎真有急事寻他。
晚青妤拿开他的手,坐起身来:“若是有要紧事,你先去瞧瞧,回来我们再细说。”
她扯了扯他。
萧秋折这才坐起身,却仍舍不得她,又将她拥入怀中,下巴枕在她的肩头,抱了她好一会才起身下床。
他穿上鞋子,披上外衣,开门出去。
晚青妤也起身穿戴整齐,随后出了房间,她只见方奇正焦急地与萧秋折说着什么,脸色很是凝重。
方奇唤了一声“少夫人”。她走上前,问道:“出了何事?”
萧秋折神色亦不太好,低声回道:“朝堂上出了些事,我须即刻进宫一趟,不知何时能回。你安心在家,我会尽快回来。方于留给你,若有事情,吩咐他便好。”
晚青妤听完,再看方奇的神情,似乎非常严重。她点头道:“好,你们放心去,不必管我。不过你要注意安全,伤口若疼了,记得找太医诊治,还有,别忘记吃饭。”
萧秋折听着她的叮嘱,随后与方奇一同向院外走去。出了府门,只见宫中的几名侍卫早已在外等候。
侍卫见他出来,恭敬行礼道:“萧大人,请随我们入宫一趟。此事牵涉到国舅爷的父亲,颇为严重。国舅爷已持证据面圣,要求皇上严惩。皇上虽言证据尚需核实,但仍需您亲自入宫一趟,再做定夺。不过您放心,若您是冤枉的,皇上绝不会随意关押您。”
萧秋折心知此事缘由。赵老爷子之死,皇后一直紧咬不放,国舅爷想必也是费尽心思,搜罗了些所谓的证据,借此在皇上面前构陷于他。
若皇上真查证赵老爷子之死与他有关,他自然会受到严惩。即便他身为亲王府的嫡长子,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他点头,随侍卫匆匆赶往皇宫。一路上,他心情沉重。虽早已与陆临做好应对之策,但若国舅爷死咬不放,处理起来仍很棘手,他就怕会拖延许久。
时下晚青妤虽一时被他安抚住,但她心中仍存离意,他甚是担心,他吩咐方齐,待他入宫后,立即通知陆临与舅舅前去皇宫相助,随后又让他赶回亲王府,叮嘱方于无论如何不得让晚青妤离开亲王府。
经过近日种种,萧秋折意识到,或许是自己近来行事不够狠决,才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得寸进尺。如此看来,他不能再心慈手软,须得雷霆手段,方能震慑宵小,护住身边之人。
萧秋折离去后,晚青妤匆匆洗漱一番,简单用了些早膳。此时,方于过来禀报,说是奉命守着她,且萧秋折特意吩咐,不得让她离开亲王府半步。
但今日是晚青妤向太后答复的日子,她必须入宫一趟。若是不去,太后定会给她二哥定罪,一旦罪责落定,再想翻身便难如登天。
那日她给袁安河写信时,也曾提及言书堂之事,且前日也已差人前去寻袁安河,望他能出手相助。不过时下方于盯得紧,今日她怕是难以脱身,看来只能先回晚府一趟。
她对方于道:“我今日只想回晚府看望二哥,自他回府后,我还未曾去探望过他。你放心,除了晚府,我哪里也不去。”
方于面露难色,低声道:“少夫人,公子已吩咐过,您哪里也不可去,否则小的性命难保。”
晚青妤眉头微蹙,故意吓他:“那我问你,若我二哥有个三长两短,我连他面都见不上,这责任是你担,还是你家公子担?我知萧秋折关心我,但我只是想回府看看二哥,看完便回来。你一路跟着我,又有何可担心的?”
方于挠了挠头,正犹豫间,玉儿在一旁瞪了他一眼,道:“我看你就是个铁石心肠的,你们不让小姐出门也就罢了,连她探望兄长都不允?她二哥伤成那般模样,你难道不知?姑爷只是让你保护小姐,可没让你限制她的行动。”
方于被玉儿一瞪,心中动摇,犹豫片刻后,终于点头道:“那好,我随你们去晚府探望二公子,但我们须得尽快回来,不得再去别处。”
晚青妤立即应下:“好,现在就走。”
方于唤来马车,三人赶往晚府。路上,晚青妤问方于:“萧秋折是如何从宫中脱身的?付钰书那件事可解决了?”
方于叹了口气,回道:“付家一直紧咬公子不放,说是公子伤了付钰书,定要他给个交代。公子身份尊贵,若此事换作别家,或许还好解决。可对方是付家,付家家主常入宫为太后讲学。此次太后也偏向付家,一直为难公子。”
方于撇撇嘴。
“太后原本打算关押公子一段时日。幸而陆临先请了他父亲去向太后求情,随后太妃也托人前去付家说和,最后连王爷也亲自出面,这才将公子带了回来。那日之事闹得满城风雨,影响极大,太后与皇上皆有些动怒。不过,好在王爷出面,总算将事情平息了。”
晚青妤听罢,心中稍宽,如此看来,王爷对萧秋折还是挺在意的。她问方于:“你可知王爷这些年为何一直不理朝政?先前听说,王爷从前并非如此,也曾是个极为出色的人物。如今他这般模样,可是因中间出了什么变故,或是心中有解不开的结?而这心结,或许与萧秋折的母亲有关?”
方于闻言,愣了愣,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他沉吟片刻,方缓缓道:“王爷确是个极有才能的人,英勇无敌,文武双全,智谋过人。当年他带兵打仗,无论多艰难的战役,旁人三年五载都未必能拿下,他却只需数月便能凯旋。且他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可谓样样出众。只是……”
方于顿了顿,叹气道:“王爷之所以变成如今这般模样,或许还是因女子的缘故。许是被女子蛊惑了心智,又或是心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整个人便就此颓废了。”
王爷的颓废若真与萧秋折的母亲有关,那这其中的纠葛,恐怕远比旁人所想的更为深沉。
方于道:“此番王爷出面救公子,是直接面见了皇上。他与皇上说了些什么,我并不知晓,只知他去了之后,皇上便将公子放了回来。王爷回府时,脸色极为难看,径直回了房,未曾多言。说来也怪,这一次王爷竟未责罚公子,若是从前,出了这般严重的事,王爷早就拿鞭子抽他了。”
晚青妤听到这里,发觉王爷似乎有了些许改变,他能立即救出萧秋折,可能他在朝中仍有着不小的权势与威严。
她转而问方于:“那你可知那位周姑娘到底是何方人氏?王爷为何如此喜欢她,一直护着她?我至今都未曾见过她一面。”
提及周姑娘,方于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回道:“其实那位周姑娘,容貌有几分像王妃,尤其是眉眼之间,颇有几分神似。加之她弹得一手好琴,王爷或许正因如此,才将她留在身边。王爷大抵是将她当作了王妃的影子。而公子却极为厌恶周姑娘,父子二人因她多次争吵,至今王爷也未将她纳为妾室。”
“长得像王妃?”晚青妤闻言一惊,王爷对王妃的感情竟是如此复杂,还寻了个相似之人留在身边。她又问方于:“那你可知王爷与王妃当年究竟闹出了什么嫌隙?以至于王爷对王妃如此绝情?”
说起这个,方于有些迟疑,不知晚青妤今日为何问得这般多,一时不敢作答。
玉儿见状,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他这才低声道:“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缘由,此事极为隐秘,我也只是隐约听闻一二,至于真假,却不敢断言。似乎……此事与皇后娘娘有些关联。具体是何关联,我也不得而知。”
方于说到这里,便不说了,今日他已说得够多了。晚青妤也未再追问,她不愿为难方于,只是琢磨着这些事,越发觉得奇怪。
三人到了晚府,晚青禾已回府多日,时下正坐着活动手臂,他见晚青妤前来,问道:“妹妹,你怎么来了?”
晚青妤走上前,关切道:“我来看看你,二哥,如今伤势可好些了?”
晚青禾回道:“好多了,已能坐起身来,手臂也能活动了。”
他说到这里,眼中满是心疼,低声问道:“妹妹,那日在宫中究竟发生了何事?我听人说,萧秋折与付钰书打了起来,他们二人为何起了争执?此事已传遍京城,连四弟出门采买,都有人追着他打听。”
晚青妤未料此事连二哥都已知晓。她垂下头,轻回道:“二哥莫要担心,此事因我而起,但外头的流言蜚语你莫要听信。我与付钰书早已无甚瓜葛,只是那日在宫中,事情闹得大了些,如今已解决好了。”
虽她如此宽慰,晚青禾心中依旧难安,见她秀眉微拧,未再多问。
晚青妤问他:“二哥,四弟去了何处?”
“四弟去了外祖母家,我让他去找张攸年了。”
“找张攸年做什么?”
晚青禾:“因言书堂之事。自那场大火后,我再未见过他,他也未曾来探望过我。言书堂的事牵扯到他,许多事务皆由他经手,我有些要紧的事需问他。”
提及张攸年,晚青妤恍然想起,此事或许张攸年知晓一二。张攸年与付钰书交情匪浅,言书堂如今出了事,也不知他们之间是否有所牵连。只是眼下她并无确凿证据,亦不敢妄下论断。
晚青妤心中思量着进宫之事,随后起身出了房间,寻到玉儿,吩咐她去吧方于引开。
晚青妤又回了房间,将太后与她说的那些话一一告诉了二哥,想与他商量此事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回禀太后。
晚青禾听罢,神色凝重,沉思道:“此事关系重大,牵涉我们晚府的命运。不过,我信萧秋折绝不会陷害于我。只是妹妹,太后的意思已十分明了,她是要你离开萧秋折。至于言书堂之事,因案情复杂,他们一时也不敢轻易下定论。我手中亦有些证据,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我已寻了几位官员相助,但若太后执意要置我于死地,纵有再多证据,恐也无济于事。”
他顿了顿,语气更为沉重:“眼下唯一的法子,便是稳住皇家。既然太后要你离开萧秋折,不如你暂且先离开,回头再看太后如何说。”
晚青妤蹙眉道:“正因如此,我才来问二哥。此事我未告知萧秋折,因他若知晓,事情只会更加复杂。而且他也不会允我离开亲王府。今日他还让方于盯着我,想来心中也是担忧。如今他在朝堂上已举步维艰,若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太后一口咬定,他便危险了。”
晚青禾亦是忧心忡忡:“妹妹,你且放心,先入宫一趟,你从宫中回来,再来晚府。回头我告诉萧秋折,说让你在此照顾我一段时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