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就决定是你了,张良,张子房!(2/2)
朝堂上的萧何陈平等人也看出这是利国利民的举动,所以哪怕他们知道这会再一次加强吕家的势力,也选择了支持。
由此,皇后一系的声势越发壮大,也让刘邦更加忌惮。
而与专权弄政的吕雉和不听话的儿女相比,时刻陪伴在刘邦身边,且温柔体贴,视他为全部的戚夫人和儿子如意就显得可爱多了。
这此消彼长之下,刘邦心里废太子的念头也就越来越强烈。
好在刘邦想归想,但他也没昏头,知道如今大汉初立,根基不稳,不宜大动,所以并没有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宣之于口,不过这个念头确实是有了。
而种子一旦埋下,也就会慢慢生长,思想牵动行为,这也让刘邦生了心思,想要找到那个神秘人。
是的,刘邦到底是猜出来了,吕家近来这一切的变化肯定是跟自己做交易的那个神秘青年带来的,他想找到他,把人握在手里。
如有可能,刘邦甚至想利用对方,给戚夫人生的小如意加码,也好为将来改换太子之事打下基础。
他想的挺好,可吕雉他们难道就不知道林清源是关键吗?那肯定知道啊,而且捂得更严实了,严防死守,就为了不让刘邦知道人在哪儿。
而刘邦呢,探查多日毫无结果,再加上政务繁多,也就越发烦躁,最近南方也不安稳,又正值春夏之交,刘邦便去了洛阳。
当然了,他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自是随行,就连小如意也被他带上。
至于长安这一摊子事,就顺理成章的扔给了吕后和朝臣们。
而他临去洛阳前下的两道命令,也着实让吕后和朝臣们忙个不停。
一是重申重农抑商政策,继续降低商人的各种待遇,并提高农民的地位,以确保百姓可以休养生息。
二是他听了大臣刘敬的进言,将地方上的豪强大户和兴旺发达的大家族们强制迁徙到关中地区。
这也是想着加强中央的实力,并削弱地方,一旦地方有变,这些人不止可以出钱出力,还能做人质使用。
这本是一举数得的好办法,奈何迁徙人数实在庞大,多达十余万之众,又拖家带口,产生的事宜和摩擦数不胜数,安置起来也麻烦的很。
刘邦实在不耐烦处置,这才以镇压南方诸侯国为由,带上宠妃爱子去了洛阳,把这些事情都扔给了吕后和朝臣们。
而吕后和众大臣也果然忙的不可开交,一时顾不上其他。
林清源也就难得过了几个月的安生日子,小刘盈在他的教导下也越发自信,也许是知识给他带来底气,总之他活泼开朗了许多,总算有了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有的朝气。
而刘元呢,经过这些日子的锤炼,以及林清源特别教授的一些课程,也变得越来越沉稳,凡事也知道分析利弊,而非一股脑的情绪上头就不管不顾了。
这让林清源很欣慰,但他也不是没有危机感,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他自己也有感悟,亦有成长。
上次与审食其关于自己婚姻自主之事的交锋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如今就像是湖中浮萍,莫说没有根基了,便是连个靠山都没有。
所以这些时日他在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寻个支持,至少要在小刘盈长大有能力护住自己之前,他该有人在他不愿意的时候,站出来替他说话。
刘元当然很乐意帮他,可林清源却不愿欠这姑娘太多,更不想她为了自己夹在亲人之间左右为难,所以他就必须另外找人支持自己。
而且这个人,还必须让刘邦和吕雉都不能轻动,否则自己接近对方就毫无意义。
最好这个人还淡泊名利,和自己意趣相投,且能被自己所信任,也能看懂自己的暗示。
综合上述所有条件,林清源又在脑海里把西汉初年的著名人物们想了又想,思虑再三后,下了决心。
‘就决定是你了,张良,张子房!’
林清源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对方绝对符合自己的所有要求。
那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搭上这个智多近妖的老祖宗的线,并请他给自己当一会儿挡箭牌……呃,不是,是避风港。
他正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却不知道张良也在琢磨着怎么与他见一面。
本来张良是不愿意掺和进来的,奈何刘邦去洛阳前,特地给了他一道密旨,要他暗中寻访神秘人,而且再三嘱咐,这事只信他,也只能他去办。
再加上他也确实对那个神秘的青年感兴趣,这才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也因此,他这会儿在想着怎么能避过吕后的视线而与之见面。
无独有偶,林清源也是这个思路。
如若要避开监视,或者说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那么这见面的地点就不能是宫里。
‘宫外!’
两人不约而同的确定了策略方向,那么现在就是找谁牵线搭桥了,他们又同时排除了刘元,这样合适的人选就只有小刘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