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他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自己与小刘盈他们的日常。(2/2)
“即便一切皆如你等所言,那又怎么知道太子就一定会成才,而三皇子却无未来可言呢?”夏黄公崔广再一次提出了不同见解。
“方才你讲英雄出少年,那三皇子不也是少年吗?”他反问道。
“诶,老友此言又差矣,太子本性纯良,又有良师在侧,且占大义名分,那三皇子除了与他同为少年之外,还有哪一样比得上呢?”
甪里先生周术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依我看,我们也该审时度势,伺机出山了,不然错过这个机会,恐再难为国尽忠,也无法一展你我胸中抱负了。”
关键时刻,还是东园公唐秉出来打圆场,并句句说到点子上,期间几人又有争论,但最后到底还是达成了一致,决定出山相助。
几日后,他们便坐上了由吕家亲卫护送的马车,由商山向长安进发了。
与此同时,小刘盈也正在请教林清源同样的问题。
“先生,我们为何要请商山四皓来?难道就因为他们隐士大贤的名声吗?”
“不全是如此,但也确实有借他们之势壮你声威之意,这也是留侯的建议,”林清源回答道。
“留侯是父皇的智囊,我大汉一等一的人物,他所荐之人,定有真才实学,”小刘盈闻言点了点头。
“但我还是最信任先生,”他走上前去拉住林清源,“先生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最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师长。”
他看着还那么小,可却说的那么认真,让人止不住的心软。
“盈儿也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好学生,将来也定会成为一个明君的。”林清源一边反握住他的手,一边则是摸了摸他的头。
“只是这话你我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面对其他智者师长的时候,你仍必须秉承谦虚之态啊。”他提醒道。
“哪怕他们有些人的学问不如我,我也要如此吗?就因为他们年纪大,是长辈吗?”小刘盈有些犹豫,或者说,有些不服气。
“先生教过我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岂能只以年龄论高低呢?”这才是他真正想问的。
“年龄虽然不能起决定作用,但有些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长者确实经历的更多,也更有经验。”
“即使未必完全适用于我们所处的困境,但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吝啬自己的礼仪和尊敬呢?”林清源耐着性子教导,并循循善诱,引他主动思考。
“……”,小刘盈若有所思,“这就是先生给我讲过的,和而不同,对吧。”他看向他。
“不错,”林清源点了点头,“西周太史公曾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之间需要彼此配合达到平衡,才能产生新事物。”
“便是大贤孔子和孟子一流,也很推崇人性中应有的美德,也就是‘和’之一字。”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这是说,真正的君子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却也能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最终达成好的结果,而非盲目附和。”
“这也是我们华夏民族认识与处理事情的办法,是我们的处世之道,和睦相处,却不随便附和。”
“换到攻城略地,治国理政层面,那便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啊,盈儿,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林清源与他细细讲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盼他能有所领悟。
“不是特别明白,但我会好好思量的。”小刘盈虽似懂非懂,但也知道这是对自己有益的教导,就答应了下来。
“好孩子”,林清源摸了摸他的头。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响起了“扣扣扣”的敲门声,擡头看去,却见刘元正站在不远处,手还搭在门框上。
“盈儿,你能先去背会儿文章吗?姐姐想和先生单独谈谈。”她走进来后,对着小刘盈先开口了。
“先生?”小刘盈扭头去看林清源。
“去吧”,他没有拒绝,而是点头示意,小刘盈也就乖乖的离开了,出去前还贴心的带上了门。
这样一来,房间里便只剩刘元和林清源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