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机泄露,那又如何?(1/2)
黄石公头一次发觉张良是如此不可理喻。本以为让他被缚于秦会更快更好地磨砺他反秦的心性,哪知许多事都不按他所想的发展。
他细细摩挲手中的古卷。
前375年,韩哀侯灭亡郑国,吞并郑国时郑康公死。郑康公子孙播迁于陈宋之地。后来,郑国宗室被悉数被韩国送上战场。
郑公将这卷书交给时年还是齐国公子的他,想以此换取郑氏在腹地之存。
可谁能想到郑公之子皆在长平之战中阵亡。但不知是否上天有意眷顾,他两个有着倾国之貌的女儿竟然在那场席卷了二十万人性命的大战中活了下来。其中一个带走了洛书。
齐国最早乃姜子牙的封地,除却燕国之外,天命之正,得国最为贵。河图从燕国手里流到齐国手中,
“难道嬴荷华是为了洛书而来的?”黄石公思索。
这一晚,许栀终于进到了这洞穴最深处。
洞穴中空,深处传来水滴坠落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更添几分诡秘。
樊哙在她前面走着,火把的火苗在幽冷的空气中摇曳,突然,他停了下来。
“沈娘子…到了。”
许栀站手中火折子微微摇晃,赫然是黄石公所言的那数丈高的石壁。
石壁前的浅水流动,冷意从水里透出,许栀没再上前,不过这点浅水对樊哙来说实在小儿科,他手中的火把照亮了面前峭壁的一块角落。
石壁上果然刻着古怪的符号,这些符号像某种早已失传的文字,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可有看清写的什么?”她问。
“这个,这个嘛,”“……乌漆嘛黑的,篆字实难辨别。”
篆字?由于灭六国的时间提前了三年,到现在来算,秦篆推行至全国不到三年……她再看石壁上磨损的痕迹,也绝不是近两年称帝之后才刻有。
六国文字各不相同,尤其楚国文字与其他国家最为不同。
“你确定是秦篆?不是古楚文字?”
他看了又看,脸都挨着墙了,樊哙面露尴尬,半晌才说出一句,“这个,呃,我也不知能确认这是什么字,被李大人征召之后,我才开始认篆书,可能好多字我都认不清。”
许栀叹了口气,提了裙摆就要涉水,“唉唉,”樊哙赶忙拦住,“沈娘子,这水冷,你莫过来,你要是染了寒气,李大人恐怕又要找我麻烦……这些若是楚字,刘哥可能知道。我这就去洞口叫他。”
说着,樊哙又迅速淌了过来,许栀叫住他,但他根本不管她说了什么,让她等着他们回来。
她本来走路就不顺畅,樊哙走得快,追也追不上。
她望向那通石壁,心里七上八下。黄石公看似十分好相商,但说不准他比范增还要麻烦……她必须在刘邦之前先掌握它的解释权。
她踩下水,刹那间,透骨寒意蹿从脚底蹿了上去,她咬紧牙关,每挪动一步,河水便在脚踝处翻涌,将更多寒意灌入衣衫。
她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慌忙扶住身旁粗糙的岩石。她这一碰,机关被触发,水流忽然加快,石壁轰隆隆作响。
石壁慢慢脱落下一层墙皮。裸露出真实的墙面,墙面上潮湿的青苔沿着石缝肆意生长,如同岁月留下的绿色泪痕,空气中弥漫着腐木与泥土混合的腥甜气息。
当她手中的光芒终于触及那些复杂的文字,上面是用楚国的文字写成的。
再接着仔细一看,许栀瞳孔骤缩——石壁上不止有字,还被凿出了许多的凹槽,数十卷古籍被嵌在里面。
许栀踮起脚尖,从墙上取下一卷。
这些古籍看似历经漫长岁月,却保存得极为完好,深褐色的竹简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卷都用褪色的玄色丝带精心捆扎。
许栀颤抖着指尖,轻轻抚过冰凉的竹简。
在秦朝通行小篆的时代,眼前这些端庄规整的繁体汉字,分明是后世才出现的字体!
她猛地抽回手,心脏在胸腔中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束缚。
石壁上的火把突然爆起一朵火花,火星溅落在竹简上,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这诡异的一幕让许栀后背渗出冷汗。
这些古籍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出现在这神秘的洞穴之中?
无数疑问在她脑海中炸开,如同惊雷,震得她几乎站立不稳。
竹简表面用朱砂工整书写着方方正正的繁体字,字迹遒劲有力,笔画间仿佛带着千年的沉淀。
火把光晕在石壁上游移,许栀指尖拂过竹简上朱砂字迹,突然被身后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