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4028章 阿西吧!

第4028章 阿西吧!(1/2)

目录

1969年,国家三线建设大项重点项目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十堰群山中大规模建设。

75年,二汽第一款越野车投产。

经gwy批准,二汽制造厂生产的汽车正式命名为‘东风牌’。

80年,二汽进行初步市场化改造。

1992年,被称呼了23年的‘二汽’汽车,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1999年,东风汽车股分有限公司即将成立,在东风内部,这家新公司肩负着轻型商用车发展的重任。

同时。

股份公司也是为了上市做准备。

恰在这时,东风汽车收到了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邀请。

小西八那边的起亚汽车,有意在国内建设一座合资工厂,目前正在寻找潜在的合作方。

而他们东风汽车,就是潜在的合作方之一。

这不。

收到消息的东风汽车,立刻派出以副总经理为首的团队前往燕京进行谈判。

李少卓是典型的技术出身的厂长,1983年参加工作,早期曾任二汽铸造二厂技术科、发展科工艺员,一车间副主任,技术科副科长等职位。

一步一步做到铸造二厂总工程师,厂长。

两年前,他升任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即将成立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由他挂帅。

“你好,李总。”

听到李杰那字正腔圆的中文发音,李少卓愣了一下。

这发音,好标准。

不是说是小西八顺洋集团的二代吗

还会中文

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求人了。

阿西吧!

为了找一个韩语翻译,李少卓不知道废了多少功夫。

其实,韩语翻译不是特别难找,但涉及到商业谈判,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

随行的翻译赵盾也有点诧异。

他是外交系统临时借调过来的人,既然是专业韩语翻译,他在外交系统的方向自然是小西八方面。

经常跟小西八人打交道,顺洋集团的名字,他可没少听。

西八国大名鼎鼎的财团。

不过。

也没听说过顺洋集团的二代有什么华夏通啊

倏地。

赵盾生出了一个念头。

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作为外交系统出身的,赵盾听过,甚至见过不少案例,那些洋骗子,专门借着信息差来骗,来偷。

“陈总会说中文吗”

惊讶过后,李少卓直接问道。

“会一些。”

李杰微微一笑:“日常交流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还是失策了!

阿西吧!

陈道俊那边,他可以不管,但李海仁这边,那不太行,实在是没经住她的软、磨、硬、泡。

一套连招下来,李杰便半推半就的答应了下来。

干就干吧。

投资汽车生产,也不错。

虽然限制也不少,但这年头,外资干什么都限制多,都一样。

接着。

从外交系统借调来的赵盾全程没事干了。

看着李杰和李少卓之间的交流,他慢慢觉得,这位应该不是骗子。

人家李少卓可是技术骨干出身,今年不过四十岁就大权在握,成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能走到这一步,人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总工。

他相信,李少卓能够辨别对方的身份。

其实,看到李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时,李少卓的确有过类似的怀疑。

但。

一番交流下来,他把‘骗子’什么的念头,甩出了十里。

人家分明是有备而来啊。

而且,这位叫‘陈润基’的顺洋集团二代也说的很清楚,东方只是他们的合作方之一。

他们的计划是找两家国内的企业合作。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根据相关规定,外商投资汽车制作、生产,只能以合资的形式,并且,合资公司的股份最多只占50%。

如果只有一家合作方,双方的股份比例就是五五开。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干什么,都别五五开。

大家股份都一样,遇到问题该听谁的

蛇无头不行,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大股东。

另外。

‘陈润基’对于汽车行业也比较了解。

什么都会骗人,知识不会。

对方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一些东西,足以证明对方是一个懂行的业内人士。

至于有多懂,那不好说,反正不是什么门外汉。

隔天。

苏省悦达那边也派来了团队。

后面这家公司是李杰找来的合作方。

小崽子终究是小崽子,陈道俊对华夏的情况还是不够了解。

李杰找悦达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东风悦达起亚’的名字就说明了企业的情况。

东方、悦达、起亚,这是三家公司的名字。

原时空起亚进军华夏市场,就是跟东方、悦达合作的,后者各占25%的股份。

不过。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飒德事件后,两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韩系车的销量骤减。

再之后,新能源又异军突起,起亚汽车的销量进一步下滑,跟塞力斯贴牌华威,北汽代工小米一样。

起亚也干起了代工。

高合汽车就是起亚工厂的代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只是,高合汽车本来就是一个新品牌,销量并不高,那点销量对于一家年产量十几万辆的工厂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当然。

那些是原时空发生的事,李杰既然介入了起亚汽车进入华夏市场的事,后面发展成什么样,已经是一个未知数。

阿西吧。

想到这里,李杰又有点来气。

本来是舒舒服服的‘躺赚’,现在好辣,又要劳心,又要劳力。

接下来几天,李杰又带着李海仁先去了一趟江城,然后又去了一趟盐城。

“欧巴,你觉得哪里更好一点”

宾馆房间内,看着铺在桌上的华夏地图,李海仁好奇道。

“盐城吧。”

李杰点了点地图上的位置。

“这边更靠近申海、长三角,不论是转运出口,还是在华夏国内运输,位置都更好。”

“政策方面,这边也更好一些。”

后者才是更关键的因素。

其实,论地理位置,江城也不差,毕竟是九省通衢,水陆交通都很发达。

但。

论开放程度,开明程度,肯定是苏省这边更强一点。

“这里吗”

李海仁虽然不太理解,但家里的大事,向来是男人做主,如果不是事关小儿子,她连问都不会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